4月8日上午,深圳市2022年第二季度新開工項目集中啟動儀式在“貝特瑞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現場舉行。據悉,光明區第二季度集中啟動的項目共30個,總投資約183億元,年度計劃投資約24.1億元。
開工儀式上,光明區委書記、區長蔡穎表示,此次開工項目是光明區加大固定資產投資,發揮項目拉動效應,全力做好“雙統籌”的重要舉措,將為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項目覆蓋產業、民生領域
按行業類別劃分,本次光明區集中開工產業發展類項目4個,總投資101.7億元,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10.9億元,主要包括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電達谷源產業園提容項目。
房地產項目4個,總投資60.9億元,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6.2億元,主要包括深星辰光明保障性住房項目、鴻大新城城市更新項目。
社會民生項目7個,總投資16億元,2022年計劃投資4.5億元,主要包括光明水廠深度處理及二期工程、新湖文體中心項目。城市建設項目15個,總投資4.4億元,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2.5億元,主要包括將石路(東明大道-南環大道)市政工程、周家大道及南石路景觀提升工程。
按資金來源劃分,社會投資項目12個,總投資175.6億元,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20.4億元;政府投資項目18個,總投資7.4億元,2022年計劃完成投資3.7億元。
光明區發展和改革局負責人表示,此次開工的項目從個數到總投資均在全市位居前列。從項目覆蓋的領域來看,包括產業發展、城市建設、公共民生等等。項目的順利開工對提升光明的產業能級、提升光明的城市品質都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
審批極簡極速
打造全鏈條服務“光明模式”
貝特瑞是光明區土生土長的企業,目前已發展成為全球最領先的新能源材料企業。“貝特瑞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位于光明區公明街道西田社區,用地面積6.4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22.4萬平方米,用于建設年產4萬噸硅基負極材料生產線,項目總投資約50億元。
“我們今天的項目是市、區各審批部門按‘極簡極速’模式辦好各項手續,彰顯了‘拿地即開工’的深圳效率和產業偏愛。”開工儀式上,貝特瑞新材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賀雪琴積極倡議廣大優秀的企業家抓住大好時機,大膽投資布局,大力發展產業。
“貝特瑞高端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產業化項目”是光明區“拿地即開工”試點示范項目,區產業部門制定了項目地塊出讓倒排時間表,各審批部門按照“極簡極速”模式,加快開工的各項手續辦理。貝特瑞企業4月1日摘牌拿地,4月2日便實現了開工條件全具備,審批手續全齊全,從項目接洽到開工用時三個半月,為產業項目“拿地即開工”提供示范樣本。
為推動產業項目加快落地、建設、投產,光明區制定印發《光明區關于進一步加強招拍掛產業用地服務與保障工作的若干措施》,結合全區產業用地出讓計劃,建立項目用地庫、問題清單、行動計劃,全力推動產業用地出讓由“三通一平”向“九通一平”轉變。
此外,在當前抓好“雙統籌”、奪取“雙勝利”的重要節點上,光明區進一步優化了以區域重大項目總指揮部為主導的三級協調體系,同時組建了統計服務、資金支付和項目審批三大服務專班,對重大項目實現全方位全覆蓋的服務,按照“拿地即開工”目標,打造產業用地項目落地建設全鏈條服務的“光明模式”。(記者 石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