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我市開展“禮讓斑馬線”整治行動
(資料圖片)
交警在場都禮讓 不在場有車亂闖
株洲日報全媒體記者/姚時美
連日來,本報“守護生命線”特別報道引起市民廣泛關注與熱烈討論。市文明辦高度重視,組織各職能部門召開座談會,聽取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市民代表的意見建議后,明確部署整治工作。近日,我市開展今年首次創建文明城市聯合執法行動,“禮讓斑馬線”為其中一項重要內容。交警部門在城區多個路段派出警力,對斑馬線前不禮讓行為進行處置,引導車輛、市民文明出行。
珠江北路神農城路段,車輛在交警指揮下禮讓行人。記者/姚時美 攝
交警指揮下
車輛禮讓行人很到位
4月14日下午,交警部門在廬山路、珠江北路、森林一路、神農街等多個路段的每處斑馬線旁都派出2名交警執法。記者跟隨天元交警大隊四中隊民警值守珠江北路神農城廣場路段。
“每天早上7點10分至7點30分,下午5點30分至晚上七八點,是學生上下學時段,沒有交警現場指揮,交通就會變得一塌糊涂。”天元交警大隊四中隊副中隊長張斌說,附近的建寧學校有近3000名學生,還有市委機關和沃爾瑪超市,人流、車流很集中。
下午5點30分,建寧實驗小學不少學生從學校出來,經斑馬線穿過馬路。
“大家集中一塊兒走,慢一點。”現場執勤的交警提醒。
交警時不時吹口哨,示意車輛停車,遇到不及時減速的車輛,交警手勢、口哨并用。在交警的指揮下,學生和家長紛紛有序通過斑馬線。
“有交警在現場指揮,就能確保小孩安全過馬路,我們做家長的心里也踏實。”彭女士說。
記者發現,有交警在場,駕駛員都很聽指揮,禮讓斑馬線較為到位。
而在沒有交警指揮的情況下,不少駕駛員選擇“放飛自我”。4月18日,記者在聯合執法行動現場看到,紡織路、建設中路一些斑馬線上,沒有交警在場時,很多車輛都未能做到禮讓行人。
“更有效的整治手段還是電子抓拍。”參與聯合執法的一名交警說。
紅旗廣場,志愿者在斑馬線旁開展文明勸導。受訪者供圖
大部分駕駛員聽勸導
個別會罵志愿者
目前,一些斑馬線旁,除了交警整治,文明勸導也在如火如荼進行。
4月17日上午,荷塘區金山街道金鉤山村志愿者在人流、車流密集的路口,當起了文明勸導員,“站崗”維護交通秩序。
金山街道基層治理辦主任王千告訴記者,街道組織社區志愿者、基層治理和城鄉幫困項目志愿者、小區樓棟長、居民代表,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在紅旗廣場等處輪流上崗,開展文明勸導,引導車輛主動禮讓行人,行人分批過馬路,目前“禮讓斑馬線”現象也已成為常態。
不過,在一些十字路口的右轉車道,仍有個別駕駛員不主動禮讓行人,金山街道將這些路段作為重點,安排志愿者加強勸導。
荷塘區桂花街道于上個月成立“‘桂’在有你”志愿者聯合會,將學校門口的斑馬線處護學崗志愿者由2人增加到至少6人。
會長趙光輝告訴記者,沒增加人手前,景弘中學門口每天早晚高峰期學生、私家車輛扎堆,堵得一塌糊涂,時不時發生行人與駕駛員、駕駛員與駕駛員之間的爭吵;增加人手后,每個路口都有志愿者指揮交通,勸導駕駛員禮讓斑馬線,疏導了交通,受到學生家長、駕駛員、學校點贊。
“大部分聽勸,個別駕駛員還是不配合。”趙光輝說,本周一早上,一名駕駛員將車停在斑馬線處等人,因停留時間太長,造成交通擁堵,車輛、學生均無法通過,志愿者勸他,他根本不聽,“還幾次要從車里出來,做出要打人的樣子。”
珠江北路神農城路段,車輛在交警指揮下禮讓行人。記者/姚時美 攝
每周聯合執法
整治不禮讓斑馬線行為
據統計,4月14日“禮讓斑馬線”專項整治行動中,交警部門共勸導機動車禮讓行人50余臺次,現場沒有發生一起因不禮讓斑馬線引發的事故。
記者從株洲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從4月14日起,全市將每周開展創文聯合執法,其中“禮讓斑馬線”是重要的整治內容,將確保問題清零、常態長效。
根據安排,近兩個月內,交警部門將在建設路、紅港路、新華路、珠江路、沿江路、濱江路等多個城區主次干道開展“禮讓斑馬線”整治工作,整治校園周邊、居民小區周邊、市中心等地無交通信號燈的斑馬線前不禮讓現象。
開展聯合執法的同時,交警部門也將加強日常執法,利用電子監控探頭抓拍機動車不禮讓行人的違法行為,并增加警力布置,在重點路段加大處置和勸導力度,促進駕駛員和行人互相禮讓。
見證交警整治不禮讓斑馬線現象,手機掃碼可觀看相關視頻。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