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公布2023年湖南省十佳公眾參與案例,我市“綠苗行動”環保意識孵化項目成功入選。
近年來,株洲在全市范圍內大力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綠苗行動”,通過建立環保設施開放單位與學校、社區、企事業單位等互動機制,制作適合中小學生的環保宣傳課件,開展形式多樣的開放活動,在寓教于樂中不斷加強設施開放能力,培養中小學生的環保意識,提升公眾環保意識和參與熱情。
“請進來”,擴大開放效果
根據環保設施開放企業自身環境和生態資源優勢,積極與市內多家中小學達成共建共育的戰略合作關系,組織邀請中小學生走進環保設施開放單位。同時,通過多媒體演示、現場參觀、游戲互動等方式,展示“治用結合”治污成果,組織青少年開展生態課,共同參與推廣低碳環保理念等寓教于樂的活動。3年來株洲市累計組織對外開展設施開放“請進來”活動600次,其中接待中小學生約8000人次。此外,在六五環境日、六一兒童節等重點節點主動邀請留守兒童、孤寡老人、愛心志愿者等,參與環保設施開放活動,讓環保設施開放活動既有廣度,又有深度,更有溫度。
“走出去”,豐富開放形式
株洲市充分發揮公眾開放單位的資源優勢,開展環保宣傳進校園活動,為中小學生普及垃圾分類、污水處理和環保生活小妙招等知識,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和接受能力設計相對應的教學文案和活動內容。同時,通過設置環保知識大考驗、環保標志大拼圖、“碳中和”、水質檢測DIY、環保超人等活動項目,以游戲的形式在校園內或活動中心開展。株洲市開展設施開放“走出去”活動達數100余次,受眾人次超過10萬余人,得到了廣大師生和媒體的一致好評。
“沉下去”,提高開放質量
環保知識學以致用很關鍵,但將知識傳播到周圍民眾,讓更多的人參與到環保工作中來更為重要。株洲通過邀請環保設施開放單位的講解員、學生代表,以及環保志愿者們,在機關、企業、學校、社區、農村、網絡上舉辦各種小活動,積極宣傳環保知識、傳播環保理念。例如,在社區,通過現場搭建舞臺,邀請環保志愿者現場開展環保小實驗,并以視頻滾動播放環保知識、知識搶答、文藝演出等方式,吸引居民學習生態環境知識。再例如,在農村,每當逢墟、趕集之際,通過邀請學生代表演出環保手勢舞,并開展問卷答題、環保電影觀看等形式,極大地吸引農民群眾的積極參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