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享受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利好,各類企業管理類SaaS(軟件即服務)企業,既要保證其在存量市場的地位,還要找到增量,搞聯盟破圈是個辦法。9月20日,電子簽名類企業e簽寶推出“esign partner”伙伴融合產品,該產品按效果付費,進一步降低電子簽名開放接口的集成門檻,同時e簽寶宣布將為生態合作伙伴提供1億元補貼,希望在不同行業和場景推出聯合解決方案。根據相關數據,2022年中國SaaS(軟件即服務)市場規模預計786.1億元,但增幅較五年符合增長率將有所降低,部分盈利能力不佳的SaaS廠商進入調整期,在洗牌階段,抱團成為普遍的選擇。
9月20日,e簽寶發布了多款產品,智能合同3.0是把智能應用于合同擬定、簽署、統計、臺賬等環節,混合云6.0針對中大企業客戶,是合同簽署+印章管理的一體化平臺。和以上兩款產品不同的是,“esign partner”并不針對具體的業務,而是一款專門針對融合伙伴提升融合效率、降低融合成本的產品。“1天上線”“初始投入成本為0”“用更多的標準化頁面代替參數配置”是“esign partner”的亮點。
除了提供融合工具,e簽寶還拿出1億元做補貼。“如果是數字化的企業,又有使用電子簽的場景,不管它需要哪種方案,都可以和e簽寶聯系。e簽寶希望進一步打破電子簽名服務邊界,與產業鏈更多合作伙伴攜手,打造電子簽名生態聯盟,在不同行業和場景共創更多的聯合解決方案”,e簽寶聯合創始人兼企業服務事業群總裁張晉表示。當天,與e簽寶簽署生態合作協議的企業包括藍凌、百勝軟件等。
談到聯盟的意義,e簽寶創始人兼CEO金宏洲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電子簽名是一個數字化工具,工具的特性就是要在各種場景里才能發揮最大的價值,所以需要廣泛被集成”。
集成也是釘釘強調的戰略,巧合的是釘釘亦是e簽寶經常強調的合作伙伴中。兩者的淵源自2017年起,從那年開始e簽寶與釘釘深度融合,共建了釘釘智能人事和釘釘智能合同產品,幫助企業在釘釘側實現“寫-審-簽-管”閉環,目前累計擁有超10萬企業試用用戶,超1萬企業付費用戶。
根據公開信息,e簽寶成立于2002年,來自艾媒咨詢發布的《2020-2021年中國電子簽名行業發展現狀及用戶調研分析報告》顯示,目前e簽寶的市場占有率43.1%,排名第一,預計到2023年中國電子簽名市場接近250億元。
其實,電子簽名只是企業數字化SaaS工具的一種,根據《2022中國SaaS市場研究及選型評估報告》,2022年國內SaaS市場規模786.1億元,國內SaaS可分為五大類——辦公溝通類、數據分析類、經營管理類、信息安全類、垂直行業類。
盡管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但業內人士認為,以全球SaaS鼻祖Saleforce宣布中國區解散為標志,2022年,那些盈利能力不佳的SaaS廠商迎來至暗時刻。海比研究院發現,不同領域、不同規模的SaaS廠商均出現倒閉現象,行業正在經歷重新洗牌,進入變動調整期。
比達分析師李錦清認為,“行業洗牌期正在考驗SaaS企業,在這期間企業應該回歸服務和產品,從擴張場景和客戶的角度看,橫縱連橫是一個保險的選擇,畢竟數字化的大趨勢不可逆。洗牌有助于行業褪去泡沫,提升核心競爭力,對客戶而言,得到的是更有價值的產品,對企業來說,降低了橫向、縱向擴張的成本和風險”。(記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