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用再生水養的金魚。
5月18日,銀川市市政管理局組織邀請企業代表、園林、環衛及物業等相關部門人員調研再生水利用情況。記者實地采訪時看到,銀川市第一再生水廠出水口處的再生水干凈澄澈,出水口大廳的魚缸內,金魚在再生水中悠閑地游動著,讓調研人員贊嘆不已。
再生水是指城市污水經適當再生工藝處理后,達到一定水質要求,滿足某種使用功能要求,可以進行有益使用的水。再生水作為“城市第二水源”,既有利于緩解新鮮水的不足,又有利于減少污水排放、改善水生態環境。去年,銀川市第一再生水廠正式運營,設計污水處理能力每日30萬噸,其中供市政管網的為每日13萬噸至14萬噸。在該水廠出水口大廳,一缸漂亮的金魚非常吸引人眼球,記者觀察發現,魚缸底端有兩根細管連接下端的出水口,隨時抽取再生水到魚缸里。據工作人員介紹,該水廠以城市生活污水為來源,經過凈化處理后的再生水與地表水的四類水相比,除了總氮略高,接近每升15毫克,其他指標都達到甚至超過地表四類水。
當天,調研組一行還來到銀川市第四污水處理廠。記者在廠區內看到,該廠綠化植被全部用再生水澆灌。據工作人員介紹,用再生水澆草坪也是一種間接的實驗,讓園林綠化企業等工作人員看到后可以放心使用再生水。
據悉,四污廠一期出水口出水量為每日10萬噸,出水水質達到城市污水處理排放標準。二期是準四類水,出水量10萬噸/日。水廠出水口再生水一部分用于園林綠化,一部分流到景觀補水河道,充分發揮了再生水循環利用的社會價值。
記者了解到,銀川市建成區(興慶區、西夏區、金鳳區)目前共建有8座污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90萬噸/日(50萬噸出水標準為一級A標準,40萬噸為準四類標準)。其中5座建有送水泵房及配套管網,具備再生水輸送能力(第三、第五、第六污水處理廠,第一再生水廠和第二再生水廠)。根據統計,去年銀川市污水處理總量1.84億噸,實際利用再生水8277.91萬噸(其中綠化266.74萬噸,占比3.22%,工業611.96萬噸,占比7.4%,景觀補水7398.07萬噸,占比89.37%,市政雜用1.14萬噸,占比0.01%),再生水綜合利用率達45.07%。根據《銀川市再生水利用專項規劃(2021—2035年)》目標任務及銀川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目標要求,到2023年底,銀川市再生水利用率將達到50%,工業用水重復利用、城市雜用水、景觀環境用水資源化利用水平顯著提升;逐步建立污水資源化利用政策體系和市場機制。
今年,銀川市進一步推進再生水利用工作,提高再生水利用率。按照再生水利用專項規劃布局,加快推進《銀川市城市再生水利用管理辦法》出臺。實施再生水市場化運營模式,加大再生水管網建設,通過特許經營企業實施新建一批再生水管網及設施項目,打通再生水管網斷點、堵點,提高管網覆蓋范圍,逐步解決城市內零散的園林綠化、景觀水系、工業企業等再生水用水問題。以銀川市入圍全國區域再生水循環利用試點城市為機遇,加大與水務、環保、住建等部門對接力度,實施第六污水處理廠再生水河湖生態補水工程等相關工作。通過水資源配置、再生水確權交易試點實施等措施,加快推動經開區工業再生水利用進度;通過增設取水水鶴、綠化噴頭等設施,加大城市綠化、道路清掃等市政領域再生水利用力度;通過生態補水項目的實施,進而提高河湖生態補水再生水的利用。(記者張艷麗)
第四污水處理廠出水口的再生水達到準四類水標準。記者 張艷麗 攝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