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新兒童身高標準實施,您家娃達標沒?:當前熱點

來源:株洲新聞網時間:2023-03-28 11:20:20

說起孩子身高,哪位家長不操心呢?不管是在小區里溜達,還是跟七大姑八大姨吃飯閑聊,總喜歡湊在一起比較孩子的身高,特別是現在開學也有一段時間了,如果聽到孩子回來說“班上有的同學已經比他高了半個腦袋”或者“新學期按身高排座位,被安排在了第一排”家長們肯定愁壞了。

從3月1日起國家衛健委發布的《7歲以下兒童生長標準》開始正式實施,快來看看有啥新變化。


(資料圖)

孩子身高達標嗎?

想知道孩子的身高發育處于哪種水平,不妨參考這套最新指標來評估一下!

7歲以下男童年齡別身長/身高的百分位數值(單位為厘米)。

7歲以下女童年齡別身長/身高的百分位數值(單位為厘米)。

手把手教您四步看身高:

第一步:根據孩子性別,選擇對應的男童或者女童年齡別身長/身高標準圖(參照上圖);

第二步:在表格第一列找到孩子的年齡(實足滿整月或整歲),向右比照,找到接近的平均身長/身高值;

第三步:沿著身長/身高列向上看,表格第一行對應的就是孩子身高所處的百分位數值區間了;

第四步:寶寶身高處于標準的 P3~P97 百分位之間,都屬于正常范圍內。

但不同的百分位值代表意義不同。

對于處于P3以下、P97以上、對現身高不及預期以及對遺傳身高不理想的兒童可咨詢株洲市市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生長發育專科醫生,聽聽專家們給予的身高管理的建議。

出現這5種情況當心發育遲緩

在醫院,一般用標準差法或者百分位法來判斷身材矮小,即兒童身高低于同年齡、同性別、同地區、同種族正常兒童身高的兩個標準差或者低于第三百分位,就可診斷為矮小癥。在家里,家長可以留意孩子是否有以下情況:

①兩三年不用換褲子尺碼;

②比同齡人矮半個頭,上學總坐第一排,做操總在最前面;

③2歲以上兒童一年長高不到5cm;

④女童8歲前出現乳房發育或10歲前出現月經來潮;

⑤男孩9歲前出現睪丸陰莖發育。

若有以上現象則需警惕孩子可能患上了矮小癥,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進一步檢查。

這樣做幫娃長個子:

遺傳、飲食、睡眠、運動是影響孩子長高的主要因素。所以,對正處在生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只要保證均衡的營養、足夠的運動和睡眠,身高就有望“竄一竄”。

1、遺傳身高(先天因素)

孩子最終的身高70%歸因于雙親身高的遺傳身高,家長們可以算算孩子的遺傳身高。

男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2)/2±6cm

女孩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12)/2±6cm

當然后天的一些因素會影響到我們遺傳所確定的生長潛力能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后天的環境中,營養疾病生活狀態是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2、均衡的營養

有些家長誤認為只要有大魚大肉就很營養,其實這并不全面。像微量元素的攝入以及必要的礦物質也是需要的,另外主食也是必要的。因此不挑食不偏食有助于長高。

少食影響長高的食物:①碳酸飲料;②糖果、甜飲料;③“垃圾食品”:油炸、膨化、腌制、罐頭類等制品。

3、充足的睡眠

生長激素的分泌呈脈沖式分泌,主要在晚上人體深度睡眠的時候分泌。分泌得越多,就越有助于生長。因此要孩子長得高,就要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最好讓小朋友在晚上8:30前就上床,最遲不要超過晚9:30。

4、適當的戶外運動

堅持定量定時地進行運動,可促進生長激素分泌,有明顯的促長高作用。適度運動有利于肌肉骨骼發育,同時可促進新陳代謝,使孩子食欲旺盛,助于睡眠。

運動以縱向運動和耐力運動為主,縱向運動包括:打籃球、游泳、做健美操、跳舞等;耐力運動包括:跑步、騎車、打羽毛球等。

關鍵詞:

圖文推薦

熱門文字

標簽

精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