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3年,中國新能源市場或許就將迎來全新的顛覆時刻,不僅僅是因為各大車企的轉型“棋至中盤”,更是因為有頭部企業已經表現出了不可阻擋的發展勢頭,在各項新能源技術方面的硬核實力讓人側目。或許今年還有人認為比亞迪創造出的市場消費盛況極其難得,但從目前來看,明年長城汽車大概率會成為最受關注的明星企業。
這樣的判斷不是信口胡來,而是有具體依據的。到了年根底下,長城汽車大招放不停,都知道這家企業在生態鏈的構建方面極其有遠見,現在也發展的非常成熟,但沒有想到,其生態鏈上的兄弟公司們創新迭代能力如此之強。比如,蜂巢能源就是一個鮮明的例證。
近日,在蜂巢能源第三屆電池日上,一舉推出了多項王炸技術,都是為了解決當新能源技術焦慮而來,包括龍鱗甲電池、“飛疊”超高速疊片技術3.0、高錳鐵鎳電池、納米網硅負極等。
其中最具突破意義的無疑是龍鱗甲電池了,在安全性能方面可謂是行業之光,電芯底部防爆閥設計,電氣連接區域和熱失控泄壓區域獨立,比寧德時代麒麟電池極柱和電芯防爆閥泄壓朝下的設計更安全,并且支持4C快充,15分鐘內滿電,雙面水冷設計,換熱能力比寧德時代麒麟電池高出30%。
在一眾動力電池企業中,寧王是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可蜂巢能源作為后起之秀也絲毫沒有示弱,反而表現出了“反超”的節奏。作為一家僅僅成立有四年的新創電池企業,蜂巢能源何以有如此實力?
據了解,2019年-2021年蜂巢能源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為20.71%,累計研發投入金額近15億元,遠超科創屬性評價標準中對近三年研發投入累計金額及占營收比例的要求,科創型企業實至名歸。這其中,蜂巢能源自身的創變能力自然是關鍵,但也離不開長城汽車對于電池領域的全盤把控以及大力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在長城汽車的生態鏈上,除了蜂巢能源,還有未勢能源、極電光能等主攻光伏、儲能、風電、氫能等清潔能源科技公司,儼然從一家汽車制造商成為了一家可以比肩特斯拉的能源科技公司。中國市場的頭號新能源玩家,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