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六盤山良好的生態環境吸引蝴蝶等昆蟲在此“安家”。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固原市涇源縣境內的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濃濃的雨霧似乎完全包裹住了碧綠的山群。山頂上的生態環境數據大屏顯示實時數據為:負氧離子6410.0,溫度16.7℃,濕度91.4%,Pm2.5為21.0μg/cm3。前不久,在國家生態環境部確定的“2022年生物多樣性保護優秀案例征集活動獲選名單”中,由自治區生態環境廳推送的“‘鳥類王國’見證六盤山生態變遷”案例成功入選,而這一切得益于我區對六盤山的全方位生態環境保護。
六盤山是全國“兩屏三帶”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黃土高原——川滇生態屏障”的重要組成部分。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動物資源占全區動物資源總數85%以上,是構筑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屏障的重要生態廊道,被冠以“高原綠島”“天然水塔”“西北種質資源基因庫”“野生動植物王國”等美譽。
據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辦公室副主任郭志宏介紹,目前,六盤山自然保護區記錄到野生動物共363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11種,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70余種,鳥類近300種。通過護林員蹲點監測以及安置的130臺紅外照相機記錄的影像、照片,以及根據三四個月回收一次的數據,分析發現林區野生動物健康狀況、種群分布狀況及數量,為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提供科學依據。
野生動物對自然環境的要求非常苛刻,是一個地區生態環境向好的晴雨表和風向標。近幾年,工作人員監測到毛冠鹿、中華斑羚、鬣羚、豪豬等一些野生動物在六盤山安家,鳥類從記錄的158種上升至目前的291種,種群不斷豐富,這些都是六盤山生態建設發展成效的見證。
“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不去打擾。為繼續加大野生動植物保護力度,我區將建設寧夏南部山區第一家野生動物收容救治中心,為野生動物保護提供有力的保護屏障。”郭志宏說,開展候鳥保護救助,強化疫源疫病監測,多方式、多渠道宣傳報道,六盤山林區鳥類多樣性將得到進一步提升。
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是西北地區重要水源涵養林基地和自治區風景名勝區,總面積6.78萬公頃,橫跨涇源、隆德等縣,森林覆蓋率達到70%以上。據固原市生態環境局梁亞明副局長介紹,生態環境不斷改善,離不開深入細致的保護措施。近年來,固原市深入實施六盤山生態保護長廊建設、400毫米降水線造林綠化等重點工程,采取封育促進天然更新措施,種植油松、樺樹等針闊混交型水源涵養林20萬畝。建設林草產業示范基地,對林區水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開展摸底調查并實施最嚴格的保護。同時,全面開展“綠盾行動”“清風行動”“利劍行動”等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整治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決守牢生態環境底線。(首席記者馬哲/文通訊員郭志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