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7月8日是第一個全國自然日,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廣東省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林學會、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廣東省林業局聯合主辦的2023中國自然教育大會在廣州拉開帷幕。
大會首次發布《2023-2035全國自然教育中長期發展規劃》,提出到2035年,結合我國自然資源稟賦、自然保護地類型與分布,以及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特色、經濟發展狀況等,充分利用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動植物園等自然教育場域,在全國打造10000個高標準的自然教育示范點。
《規劃》提出,要充分發揮國家公園等各類自然保護地的龍頭帶動作用,打造1000個優質示范基地。在全國東西南北中各片區遴選建設10個示范?。▍^、市),引領帶動全國自然教育發展。通過示范點、示范基地和示范省(區、市)建設發展,形成9個自然教育示范帶,其中,以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黃渤海以及粵閩浙沿海、海南島、北部灣等為重點,開發海岸濕地資源自然教育功能,突出紅樹林、海洋生態等資源特色,建立海岸濕地自然教育示范帶。
本次大會期間還將開展自然教育青年說、關注森林北斗·自然樂跑大賽、粵港澳自然教育講壇暨嘉年華、自然音樂會、“一起向自然”自然教育市集、粵港澳自然教育成果展等一系列特色品牌活動。
除了廣州主會場外,本次大會還在北京、上海、深圳、寧波、韶關、肇慶等地設置了6個分會場,圍繞不同主題同步舉辦自然教育分論壇和研討會。
(總臺記者 張琦)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