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株洲新聞網7月29日訊(記者曾輝通訊員黃紅斌宋璽)近日,株洲市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住院病房迎來了一位裹著棉襖的阿姨。三伏天的株洲,酷暑炎熱,最高氣溫達37到38攝氏度,而這位阿姨卻要穿著棉襖,怕風扇和空調,渾身一陣陣出冷汗。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位阿姨今年58歲,在過去長達18年的時間里,因自身與他人不一樣的“體溫”,生活備受困擾。在夏天,大家都穿短袖出門的時候,阿姨去哪里都需穿三件毛衣,一件羽絨背心、一件薄羽絨外套,一進空調房,仍然感覺自己像進入了冷凍庫似的,冷得全身發抖,整個后背涼颼颼的。阿姨關了空調后,還需要用熱水袋熱敷,就算衣服全都汗濕了,仍然覺得全身特別是后背陰涼。冬天就更不用說了,十分難熬。阿姨為此特別心煩,總是擔心自己的身體健康是否有大的問題,家里人也很著急。
“自己每年到了夏天是最難受的時候,大家都在穿短袖、屋里吹空調的時候,只有自己刻意避開空調,裹著一層厚棉襖。”阿姨說,多年來,她跑了多家醫院,檢查也做了不少,都沒有發現什么大問題,也沒發現明顯的器質性病變,最終來到了株洲市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就診。
“我現在背上不用貼暖寶寶了,羽絨服也已經脫掉了。”在市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阿姨接受了半個月的藥物、心理及物理治療后,怕冷的癥狀改善了很多。
株洲市中心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湯信海介紹,軀體化形式障礙是一種以持久的擔心或相信各種軀體癥狀的優勢觀念為特征的神經癥。“我們通過一些藥物治療、物理治療,把她的注意力轉化,改變其錯誤的觀念,解除或減輕精神因素的影響。再做一些認知治療,讓她認識到這是一種感受的異常,不是軀體臟器有問題,是一種心理上的疾病,不是器質性疾病。”
株洲市中心醫院湘雅名醫工作室羅學榮教授表示,此類疾病目前心理治療是主要治療形式,可以通過自我積極調整心態、正規系統治療達到良好的效果,但需要長期堅持治療來控制癥狀。
“‘軀體化形式障礙’在心理敏感的中老年女性人群中相對比較高發,如果身邊親人出現這種情況,家屬一定不能對此掉以輕心、放任不管。”對此,羅學榮特別提醒。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