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悅溢出了屏幕!看普洱夏日豐收圖景

來源:云南網-普洱發布時間:2023-07-28 20:06:05

原標題:喜悅溢出了屏幕!看普洱夏日豐收圖景

7月的普洱,稻浪千重輕輕搖曳,隨風飄來陣陣稻香;陽光下,又大又甜的自熟芒果個個勻稱飽滿,溢出夏天的味道;還有花花生豐收、菜筍采摘忙……一幅夏季豐收畫卷在普洱大地徐徐展開。

墨江:又“稻”豐收時 “豐”景美如畫


(相關資料圖)

時下,墨江哈尼族自治縣雅邑鎮的水稻陸續成熟,放眼望去,沉甸甸的稻穗壓彎了稻稈,迎風搖曳翻起金色稻浪。

稻農趁著晴好天氣,來回穿梭在稻田里,揮鐮割稻、打谷脫粒、裝袋入倉。看著一粒粒金黃飽滿的稻谷被裝入袋中,稻農陳大婼的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她說:“我家今年種了3畝早稻,預計能收稻谷1.2噸。”

近年來,雅邑鎮狠抓水稻種植面積落實,組織農技人員下沉到田間地頭、農戶身邊,加強節水灌溉、病蟲害防治、化肥減量增效等方面的技術指導,調動農戶種糧積極性,多種糧、種好糧,穩定糧食生產。目前,雅邑鎮水稻種植面積達3410畝,已完成收割150畝。

景谷:自熟芒果豐收 甜蜜整個夏季

近日,景谷傣族彝族自治縣自熟芒果上市,香氣彌漫在小城,甜蜜了整個夏季。

除了到芒果交易市場購買芒果外,還可以到芒果林里感受采摘的樂趣。“我們吊鐘坡芒果山的芒果開始熟了,芒果很甜,我家種著30多畝芒果,銷量在200噸左右。”果農石艷玲說。

芒果為熱帶水果,是景谷傳統名特水果,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編纂的《威遠廳志》卷七“物產”中即有芒果的記載,景谷因盛產芒果獲“芒果之鄉”美稱。

目前,景谷縣芒果種植面積達5.1萬畝,有芒果樹73.6萬株,72個芒果品種,主要為“三年”“象牙”“金煌”“金鳳凰”等品種,占景谷縣水果種植面積的43.59%。景谷縣優越的區位條件成就了景谷芒果甘甜柔膩、清香爽口的優良品質,越來越受到市場青睞。預計今年景谷縣芒果產量1000余萬公斤,經濟收入達4500萬元。

孟連:花花生粒粒飽滿 喜迎豐收

眼下正是花花生收獲的季節,在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景信鄉回俄村的田間地頭,農戶們正忙著采收花花生。一串串、一粒粒飽滿的花花生破土而出,映襯著農民豐收的笑顏。

在回俄村花花生地,孟連縣經濟作物工作站的技術人員與農戶了解種植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助力農戶提高種植技術水平,促進增產增收。

孟連縣經濟作物工作站站長何劍介紹說:“今年,孟連縣共種植花花生24000余畝,通過統一培訓,統一種植技術標準,統一采收,預計產量較去年有所提高。”

花花生采收后,將統一送往加工廠進行清洗、晾曬、挑選、分裝,再銷往各地。

下一步,孟連縣將把種植花花生作為調整產業結構、促農增收的一項特色產業來抓,有效促進群眾增收,為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

瀾滄:“科技+”助力千畝菜筍搶“鮮”上市

時下,走進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竹塘鄉特色菜筍產業振興示范基地,隨處可見村民忙碌的身影。7月初開始,一棵棵筍芽拔地而起,筍農們背著竹簍,手里拿著鋤頭、鐵鍬在竹林間快速搜尋,采摘、剝筍、搬運、分揀,基地里一片繁忙景象。

瀾滄縣氣候溫熱、雨量充沛、土地肥沃,獨特的生態環境優勢和林地資源適宜菜筍生長。近年來,依托中國工程院院士專家的科技力量,在朱有勇院士及西南林業大學竹藤科學研究院專家團隊的指導下,瀾滄縣采用“科技+黨總支+公司+合作社+農戶+市場”的竹產業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特色菜筍產業,并于2020年10月在竹塘鄉東主村籌建了1500畝“云南省甜龍竹產業鄉村振興示范園”。2022年涉及東主村老緬大寨60戶200余人的1000畝“瀾滄縣竹塘鄉特色菜筍產業振興示范推廣”項目也正式落地,由政府出資,村級合作社組織,農戶管理,企業銷售,在這樣的模式下,既保證了老百姓的利益,又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

特色菜筍好吃,但保鮮時間短。為解決村民銷售難題,東主村村級合作社與相關企業合作,建成冷庫,將當天沒有賣掉的鮮筍,處理干凈后存入冷庫保鮮。目前,正值特色菜筍上市,附近的筍農上山摘筍,以每噸5000元的價格售賣給相關企業銷售到浙江、上海等地區。今年,預計可采收150噸鮮筍。

近年來,

普洱市充分發揮特色資源優勢

突出多年生稻、牛油果、花花生等

區域特色優質農產品

特色產業呈現“多點開花”的局面

繪就了一幅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

農民富裕富足的壯美畫卷

關鍵詞:

圖文推薦

熱門文字

標簽

精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