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石韋

來源:個人圖書館-笑問客從he處來時間:2023-07-11 17:51:18

草部第二十卷 草之九

石韋

(《本經》中品)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釋名】石 (音蔗)、石皮(《別錄》)、石蘭。

弘景曰∶蔓延石上,生葉如皮,故名石韋。

時珍曰∶柔皮曰韋, 亦皮也。

【集解】《別錄》曰∶石韋生華陰山谷石上,不聞水聲及人聲者良。二月采葉,陰干弘景曰∶處處有之。出建平者,葉長大而濃。

恭曰∶此物叢生石旁陰處,亦不作蔓。其生古瓦屋上者名瓦韋,療淋亦好。

頌曰∶今晉、絳、滁、海、福州,江寧皆有之。叢生石上,葉如柳,背有毛,而斑點如皮。福州別有一種石皮,三月有花,采葉作浴湯,治風。

時珍曰∶多生陰崖險罅處。其葉長者近尺,闊寸余,柔韌如皮,背有黃毛。亦有金星者,名金星草。葉凌冬不凋。又一種如杏葉者,亦生石上,其性相同。

【修治】《別錄》曰∶凡用去黃毛。毛射人肺,令人咳,不可療。

大明曰∶入藥去梗,須微炙用。一法∶以羊脂炒干用。

【氣味】苦,平,無毒。《別錄》曰∶甘。權曰∶微寒。

之才曰∶滑石、杏仁、射干為之使,得菖蒲良。制丹砂、礬石。

【主治】勞熱邪氣,五癃閉不通,利小便水道(《本經》)。止煩下氣,通膀胱滿,補五勞,安五臟,去惡風,益精氣(《別錄》)。治淋瀝遺溺(《日華》)。炒末,冷酒調服,治發背(頌)。主崩漏金瘡,清肺氣(時珍)。

【附方】新五。

小便淋痛∶石韋、滑石等分,為末。每飲服刀圭,最快。(《圣惠》)。

小便轉脬∶石韋(去毛)、車前子各二錢半,水二盞,煎一盞,食前服。(《指迷方》)。

崩中漏下∶石韋為末。每服三錢,溫酒服,甚效。

便前有血∶石皮為末。茄子枝煎湯下二錢。(《普濟方》)。

氣熱咳嗽∶石韋、檳榔等分,為末。姜湯服二錢。(《圣濟錄》)。

關鍵詞:

圖文推薦

熱門文字

標簽

精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