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株洲市經濟運行情況
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比居全省第一位
(資料圖)
株洲日報訊(全媒體記者/劉芳 通訊員/劉松林) 7月27日,市統計局發布上半年株洲市經濟運行情況:初步核算,全市地區生產總值(GDP)1798.49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同比增長4.1%。
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1.55億元,增長3.6%;第二產業增加值831.52億元,增長3.7%;第三產業增加值885.42億元,增長4.5%。
如何看待這份半年報?數據里藏著哪些經濟發展趨勢?
六成以上的工業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
工業經濟是壓艙石。縱觀上半年工業經濟的發展態勢,不難看出株洲工業經濟的強勁韌性——全市規模工業增加值增長4.5%,較前5個月提升1.3個百分點,分別高于全國、全省0.7個百分點和1.9個百分點。
從上半年數據來看,工業經濟出現了一些積極變化。比如,工業經濟行業擴面,有22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達61.1%,其中12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
從工業經濟的增長動能上,尤其是先進制造業來勢較好。上半年,全市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34.5%,較一季度提升0.1個百分點。投資也很給力:株洲制造業投資增長7.8%,工業技改投資增長9.7%,轉型升級步伐加快。
再看“單項成績”。上半年,汽車產業成績依舊“耀眼”,汽車制造業增長28%,汽車產量增長135.9%。
工業后勁不容小覷。全市技術合同交易額增長69.74%,居全省第二位;地方財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突破10%,居全省第一位。規上互聯網和相關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30.4%,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22.2%,支撐著工業經濟較快地回升、較強地增長。
從投資到市場,活力不斷增強
經濟是否有活力,投資是一個參考值。
上半年,我市投資結構不斷優化。從投資經濟類型來看,民間投資增長3.5%,占全部固定資產投資比重為70.5%,拉動全市投資增長2.2百分點。
還有一個積極信號是,上半年株洲的產業投資在加速,如第二產業投資增長9.3%,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2.9%,拉動全市投資增長4.1個百分點。其中,工業投資增長9.8%,占全部投資比重為53.0%,拉動全市投資增長4.3個百分點。
近年來,株洲全面提升干部能力、優化發展環境,連續三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排名第二。這些改善改變,肥沃了市場土壤,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上半年全市新增登記市場主體7.97萬家,其中法人企業2.64萬家,同比增加1.06萬家。全市新增“四上”單位142家。
經歷了3年疫情,市民消費的信心恢復了嗎?
隨著一系列促銷費政策的落地,消費在穩步向好。整體來看,株洲上半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17.93億元,增長7.1%。
如果問今年哪個市場最火熱,非消費市場莫屬。今年“五一”假期,全國旅游人次超過2019年同期。就株洲而言,“五一”假期累計接待游客140.57萬人次,同比2019年增長44.41%。
上半年,我市還舉辦了“廠BA”、神農湖水秀等活動,積極發展夜經濟,城市活動氛圍熱烈,煙火氣十足。數據顯示:上半年株洲旅游總收入增長62.3%,餐飲業營業額增長13.8%,規上文化、體育和娛樂業營業收入增長34.7%。
消費市場熱熱鬧鬧,服務業也在普遍復蘇。上半年,株洲服務業增加值增長4.5%,高于GDP增速0.4個百分點,拉動GDP增長2.2個百分點,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3.4%,較一季度提升2.6個百分點。
上半年新增城鎮就業3.45萬人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
從統計數據來看,我市就業形勢總體比較穩定。上半年,株洲城鎮新增就業3.45萬人,完成年度目標的66.3%,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12萬人,完成任務的93.3%。
就業和收入息息相關。上半年,全市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755元,增長5.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973元、增長4.2%,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79元、增長6.5%。
這一成績頗為不易。從增速看,上半年全體居民、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比一季度有所提升,主要得益于宏觀經濟的恢復向好。
關鍵詞: